轉型升級的一個方向
2014-03-05 14:45:02 來源: 評論:0 點擊:
吳永升 紡織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,其特點就是在提升傳統紡織產業的同時,進入高新技術的新型材料行業。
吳永升
紡織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,其特點就是在提升傳統紡織產業的同時,進入高新技術的新型材料行業。圍繞醫療、衛生材料,液體、固體濾塵材料,水利、土木、建筑材料,交通、運輸材料,安全、防護材料和結構增強材料等產業方面的需求,生產這些行業需求的新型材料。同時還正在向這些行業的終端產品延伸。這些行業既然是新興行業,發展是方興未艾。目前,這些行業的產量只占到我國纖維加工總量的22%,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里,所占比重都在40%以上,并且正在迅速發展。
為紡織工業發展服務的紡織機械工業,同樣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,其特點就是在提升傳統紡織機械工業技術水平的同時,進入高新技術的新興裝備制造業。傳統的裝備制造和新興裝備制造顯著不同的就是走向自動化、精密化和綠色化。
自動化包括單機自動化、工藝成線的自動化。而精密化則包括單機和零部件,零部件又是單機的基礎。綠色化則包括零部件、單機和工藝生產線的節能、減排以及制造工藝的綠色化。
自動化和綠色化暫且不說,作為紡織機械專用基礎的零部件制造如何盡快實現精密化,確實是迫在眉睫。都知道,這些年來,每年從境外進口的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都在6~7億美元,2013年進口多達7.7億美元。國內生產的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雖然也有出口,但進口價要比出口價高的多。
譬如細紗機配用的搖架、鋼領,一部分仍要靠進口,且價格比較高,為什么要進口,國內用戶和境外廠商認可這些名牌產品。還有每年要進口上千萬美元紡絲用的噴絲頭,噴絲板,為什么要進口,這些噴絲頭、噴絲板除了適用特殊的品種外,傳統的品種也是制造精度高,紡絲孔的制造精密度都是按微米極的標準來掌握。英國斯奈克公司的紡絲計量泵,之所以能暢銷我國市場,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產品技術,按用戶需求、聚合物的特性、紡絲工藝條件進行設計,選用不同的材質,精益求精的加工、熱處理和表面處理,制成精細的零件,泵蓋、泵板平整度和行星孔以及孔距之間的精度,都是按微米級的控制,有的齒輪還選用陶瓷材質,最后經過總裝、調試,合格后再出廠。這些紡絲計量泵輸送的準確度達到99.97%,使用壽命10年。
如此等等,都說明從精密化中得到效應。
要知道,市場需求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樣都正在發生變化。人們的生活從溫飽型向小康型發展,與過去的需求不一樣。人體包裝從過去的衣不遮體、衣被甚少、求得飽暖,現在追求的是服飾、舒適和裝飾,與以往的觀念不同了??萍荚诎l展,形勢在變化,用戶還能選用你“10年如一日”的陳舊落后產品嗎?
形勢逼人。單靠數量的增加,競相降價傾銷的時代不同了。不轉型不行,逼的我們必須創新、創新、再創新。應當看到現在用戶在選購產品時把品種、質量、技術水平放在了第一位,價格已降為次要地位。
要轉型首先得有思想認識上的轉型。企業是市場的主體,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。從思想認識上、工作方法上、制度保障上要創新,真正的轉過來。外在壓力增加時,就應增強內在的動力。
要轉型得有手段。制造精密的紡織機械專用基礎件,得有精密的制造、檢測手段。要進行工藝技術裝備更新、創新。
要轉型得有隊伍。要有一支穩定的、技術上過得硬的員工隊伍。財富的創造要依靠群眾才能創造出來。
結構調整,轉型升級目前正是機遇。機遇與挑戰并存,挑戰是永恒的,機遇是可以變動的。如若抓不住機遇,機遇就可能擦肩而過,失去良機,后悔莫及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?機械工業的一項社會責任
下一篇:轉型升級 迫在眉睫
分享到:
收藏

評論排行
- ·板簧加壓搖架淺析(0)
- ·諸水夫(0)
- ·擁抱“5G”,打造紡織產...(0)